首页 >> 陆生植物

高效生态是黄三角发展的灵魂冬花

文章来源:理想农业网  |  2022-09-22

高效生态是黄三角发展的灵魂

12月17日消息:随着第一股寒潮漫袭,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黄河岛湿地公园又迎来了候鸟迁徙的“黄金季”,数万只国家一、二级重点保护候鸟成为黄河入海口的别样风景。

选择滨州作为迁徙中转站,是鸟儿用翅膀给滨州生态投下的赞成票;而塑造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品牌,则是滨州执政者夯实根基、立足长远的战略抉择。

“中国从南到北有三个大河三角洲,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。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,滨州不能照搬前两个三角洲的发展经验,必须从注重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入手。”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说。

黄河三角洲,中国最后一个正在开发的大河三角洲,也已成为我国第一个以“高效生态经济”为功能定位的战略区域。作为黄三角中最大的行政单元,滨州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——“全力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高地”!张光峰说:“高效生态才是黄三角发展的灵魂和关键!”

盐滩播绿

环境瓶颈倒逼生态定位

滨州市沾化县的冬枣种植大户王福田今年冬枣收入再次超过20万元。王老汉说,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。

过去的滨州什么样?

“晴天白茫茫,雨天水汪汪;鸟无枝头栖,人无树乘凉。”滨州人对那时的生态贫瘠都记忆犹新。

“那样的生态环境,哪个老百姓不恼?哪个为政者不急?”张光峰也不例外。

滨州地处退海之地,水质含盐量高,土地盐碱化严重,地表层含盐最高达0.8%。受立地条件的限制,选择难、成活率低、生长缓慢的难题始终困扰着滨州,滨州甚至被称为绿化的“禁区”。

然而,“土的命脉在树”,越是难见绿,人们对绿的追求就越迫切。

“环境瓶颈倒逼生态转型!生态是所有发展的基础,这个问题解决不了,一切发展都是空谈!”作为地方执政者,张光峰改善滨州生态的决心坚定而有力,“研究制定适合滨州,对抗盐碱地的绿化战略,形势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紧迫,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!”

于是,向盐碱地宣战,向脆弱的生态宣战,滨州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。

一手抓研究,滨州市投资700多万元建设了集科研、生产、苗木培育、引种驯化、抗碱保苗、水土检测为一体的苗木科研基地,逐步掌握了多种盐碱地绿化技术综合改良措施,有效遏制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;一手抓行动,拆违建绿、拆墙透绿、拆迁增绿、见缝插绿、垂直造绿……滨州在2009年成功跨入省级园林城市的行列。

张光峰对生态的重视,让滨州林业地位显著提升。今年年初,市委、市政府把生态林场、湿地修复和保护等林业生态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工程,实行重点督导,定期通报调度;在每年的全市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会上,每个县(区)3个观摩点,其中一个必须看林业。

生态转型成效显著,滨州提出了“粮丰林茂·北国江南”的城市品牌。

何谓“粮丰林茂·北国江南”?张光峰向《中国绿色时报》记者解释了这个品牌的内涵。粮丰林茂,实质是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生态良好;北国江南,根本是立足滨州实际,特色是彰显江南韵味,建设以路为骨、以林为韵、以水为魂、林水相依、人景相宜具有江南水乡风韵、彰显滨州魅力的现代田园风光。

曾经的不毛之地,如今已郁郁葱葱。滨州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,生态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
林水会战

惠民工程也是德政工程

?

一林一水,曾是滨州发展的两个老大难。

“每年差不多有20多天的汛期,可一过了汛期就直接转入抗旱。”张光峰认为,理顺林和水的关系,才能抓住改善滨州生态的“牛鼻子”。

滨州在2008年开展“林水会战”,5年来已累计投入56.8亿元,新增造林面积101万亩,新增农田林网160万亩,“以路为骨、以水为魂、以林为韵、林水相宜”的农村基础建设新框架已基本成型。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,构筑起了人景相宜的生态屏障。

在张光峰看来,林水会战既是德政工程也是惠民工程。他认为,“林水会战”不仅实现了滨州生态环境历史性巨变,也为滨州加快转型升级、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“2011年是滨州洪水最大的年份,有17天超过警戒线,但也是滨州抗洪灾损失最小的一次。”张光峰认为林水会战的成效正在凸显,“这说明我们的小气候已经形成!”

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老百姓受益,也成就了鸟儿的天堂。滨州鸟类的种群和数量已出现大幅度恢复性增长,与5年前相比,鸟的种类大幅增加,约占全国的1/5,“低头见绿茵,抬头见飞鸟”已成为滨州城乡的寻常画面。

“林为韵,水为魂,林水相依人相宜”。在张光峰看来,开展林水会战,不仅是理顺林和水的关系,根本上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
对于“林水会展”的下一个五年,张光峰也有着清晰的方向。他认为,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都为今后“林水会战”工作指明了方向。下一步,滨州要打造升级版的“林水会战”。

“首先,要由具体项目向综合工程转变。”张光峰说,“我们要跳出‘林水会战’来看‘林水会战’,用产业的、系统的思维,把林水会战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和运作,不能就林搞林,就水搞水。要充分发挥这项工程的综合效应。”张光峰介绍,滨州湿地资源丰富,协调林水关系,发展湿地是最好体现之一。立足盐碱洼地多的实际,大力发展湿地生态经济,弘扬湿地生态文化,建立起一个结构较为合理、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体系。记者了解到,滨州市湿地资源丰富、湿地类型齐全,在我国的五大湿地类型中,滨州都有鲜明的湿地类型代表。

张光峰还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,“林水会战”要由增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。他说:“当前再建设上万亩的连片林场、开发数千亩连片水面的条件已经受限,必须在加强管理、提升质量、增强效益上做文章。”怎么提质增效?今冬明春滨州“林水会战”已经明确了基本思路为“园林化、化、精品化、特色化”,高起点规划、高水平建设、高档次管理,形成视觉效果良好、色彩线条流畅、景观季节变化的精品绿化带。

“‘林水会战’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,而是一个产业大融合的工程。”张光峰认为,随着“林水会战”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扩大,对农民增收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也更加显著。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的实现形式,让农民在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基础上,从林下种植和养殖上获得更大的收益,真正实现政府要绿化、农民要效益的目标。“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,互利共赢,才是‘林水会战’的根本目标。”

?

全民生态

政府掌舵引导市场划桨

造林成活率不高、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曾长期困扰滨州林业的发展。张光峰认为,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要追根溯源从体制机制上去寻找突破口。

近年来,滨州加大了林业机制创新和完善的步伐,采取了政府引导、企业造林的路子。张光峰介绍,政府先将土地流转,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,发包给企业进行造林。目前滨州已有20多万亩土地实现林业生产的规模经营,企业已经成为造林的主体。

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要从政府具体操作向市场运作转变,政府来掌舵,市场来划桨。”张光峰认为这也是“林水会战”的必然发展方向。“政府的投资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,政府租赁土地、公司化造林、专业队管护的造林机制,进一步提升绿色建设的质量和效益。”

中国生态林场看山东,山东生态林场看滨州。生态林场是滨州近几年林业发展的一个新事物,但也已经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之举。张光峰介绍,滨州实行“规模化发展、组团式造林”,按照“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建设、林场化管理”的要求,已经启动了14处万亩生态林场。记者了解到,滨州的生态林场建设以政府和大企业投入为主,大户、农民参股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相结合,市场化运作。目前生态林场新增造林面积超过14万亩,拉动林木覆盖率接近1个百分点。

“这1个百分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,今后生态林场模式造林将发挥更大的成效。”张光峰对于生态林场充满信心。

产业发展也激发了企业和老百姓发展林业的热情。张光峰介绍,滨州根据自身特色,以繁育耐盐碱苗木为重点,白蜡、国槐、北美海棠等,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北美海棠繁育基地、全国柳树品种最全的良种基因库,冬枣等经济林也成为老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。品牌化、标准化生产引导了滨州林业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。

一揽子生态大手笔政策的推动下,如今的滨州正在向蓝天碧水、绿水掩映、林水相依、人居相宜的美丽幸福新滨州迈进。

“纵观中外大江大河三角洲的成功开发,无不有力地带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。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,后发优势明显,发展潜力巨大。”张光峰对滨州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信心满满。

“生态建设投资时间长、见效慢,但这是必须有的功课,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。不管怎么发展,生态滨州、美丽滨州的蓝图不会变。滨州虽然欠发达,但我们发展的衡量尺度不是单一的经济,而是生态,而且是高效生态,兼顾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生态。”张光峰如此理解生态和发展的关系。

“生态是我们的后发优势,也是我们的永恒动力。”张光峰一字一顿地强调。

过去山东的“北大荒”,而今北国的“小江南”,在一位“生态书记”带领下,滨州正在经历着将铭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史上的生态嬗变。

宁波看白癜风医院

天津看男科的医院

郑州西京白癜风怎么走

贵阳白癜风知名专家挂号

黑龙江性病医院在哪